上理要闻

守正创新、铸魂育人,协同推进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校党委书记吴坚勇与“1+X+N”思政工作育人团队代表共话思政教育

2022-12-08107编辑:董真摄影:王博

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各部门、各学院的积极响应。今年,学校在“1+X+N”思政工作协同育人模式上重点布局谋划,试点组建了一批由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导师组成的思政工作育人团队,并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实践探索。12月7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吴坚勇与来自不同学院的7个思政工作育人团队代表齐聚德国文化交流中心,围绕协同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交流探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

首先,研究生工作部介绍了学校“1+X+N”思政工作育人团队建设推进总体情况。随后,思政工作育人团队代表们分享了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和问题难点,大家纷纷表示,协同推进思政工作的模式符合当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需求,满足了师生的共同期盼,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凝聚协同育人共识,相互助力、相互借力,充分发挥不同育人主体在各自育人领域的优势作用,争取实现思政协同育人效能最大化。

盛春在交流中谈到,“1+X+N”思政工作育人模式是学校高质量开展思政工作的探索实践,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他希望相关部门和学院能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久久为功,同时要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将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上一个新的高度。

吴坚勇对思政工作育人试点团队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他强调,实行“1+X+N”思政工作育人模式,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创新举措。相关学院和部门要做好进一步总结,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将思政工作育人团队的有效做法在全校范围内复制推广,带动更多学院投身于协同育人工作队伍建设之中。在接下来的工作推进中,各学院和相关部门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价值引领,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目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问题、开展工作,推动思政教育与学生成长、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二是增强育人合力,把握“专职辅导员是关键,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导师等相互配合”的原则,及时开展工作团队育人成效的评估督导,积极稳妥推进“1+X+N”协同育人模式。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在规范总结基本方法和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扬个性、凝练特色,开展组团式工作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到学生思政工作中。同时,根据工作需要,也要适时做好思政工作育人团队的考核激励表彰工作,不断激发思政工作队伍干事创业动力,为推动学校思政工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

吴坚勇讲话

盛春讲话

各团队代表积极交流探讨

会议现场


供稿:党委(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