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海环境生物安全仪器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2023年度会议在线上召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魏复盛院士,工程中心名誉主任庄松林院士,上海市科委基地处副处长杨建群,工程中心主任张大伟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所所长张曦、陈敏,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处处长祖平,国家生物防护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祁建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中心主任陈瑜,上海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主任李想,深圳海关技术中心副主任秦智锋,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隋国栋教授,昆山上理工光电信息应用技术研究院李劲松教授,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俊斌,上海伯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百慧,青岛众瑞智能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春雷,中船重工安谱(湖北)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尤兴志,北京实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娜,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创始人)黄勇,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廷良等工程中心相关人员及共建单位代表专家30余人出席,大会由上海科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旭军主持。
会上,张大伟就工程中心的建设情况和在2021-2022年度所取得的成果工作进行了汇报,对工程中心两年筹建情况做了详细介绍,上海环境生物安全仪器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旨在推动环境病原体预警监测水平的发展,引领提升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环境生物安全的监控水平。在两年筹建期间,经各共建单位的努力全面完成了工程中心考核指标要求,上海环境生物安全仪器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情况良好。他提出,工程中心2023年要继续保持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持续加强工程中心合作力度、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和产学研建设,共同推动工程中心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国家级成果和重大贡献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杨建群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工程中心在这两年筹建过程中所做的成绩和贡献,她指出,该工程中心是新型科技建设基地,要借助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博乐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撑和保障,进一步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有效促进工程中心在环境生物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更好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的能力及装备技术的革新。
参会人员依次就工作汇报提出建议和意见,从疫情后防控、传染病演变趋势以及各种需求和应用场景出发,对工程中心发展和建设提出各自建议。庄松林院士指出,工程中心这两年筹建期间超额完成任务,工程中心是由院所高校和企业等单位共建,希望工程中心共建单位合作更加紧密,构建服务于环境生物安全防控的监测-采样-检测-防护-治理的技术、装备及评价体系研发,最终实现环境生物安全实时监测识别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从而保障我国环境及相关领域的生物安全防护健康发展。魏复盛院士指出,工程中心的工作对疫情防控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希望之后能够充分利用上海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通过中心的对外开放,为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监管部门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产学研一体化将产品推向市场,为环境生物安全和大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和装备的支撑。
袁旭军就参会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情况作了说明,工程中心筹建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将在2023年工程中心的组织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中心通过持续建设,将引领国家和上海在环境生物安全的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为学校的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线上合影
供稿:光电学院